為減少小事故造成的擁堵,南昌市從10月20日起,在市區部分范圍內對車損萬元以下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實施“一站式”快處快賠辦法。該措施實施后,路面因小事故造成的擁堵明顯減少,但新的問題來了,不少駕駛員對事故后如何拍照不了解,近段時間,請交警到單位授課或是私人請交警指導事故后如何拍照的情況明顯增多。
“不管我們怎么宣傳,仍有部分駕駛員不知道如何拍攝事故現場照片。”負責“一站式”服務中心的南昌交管局案偵大隊教導員彭家祥說,10月20日以后,來“一站式”服務中心處理輕微交通事故的車輛明顯增多,但有相當一部分駕駛員拍攝的現場照片是不合格的。“有的是坐在車上拍的,有的沒有拍出路面上的標志標線,還有的是沒有拍攝道路環境。這給我們判斷事故責任帶來了難度。”
“以往是打報警電話等交警現場劃分責任,現在是自己拍照后去處理,總擔心事故現場移動后,照片沒拍好,對自己不利。”市民小趙的疑慮也代表了大多數駕駛員的心聲。
“正是由于駕駛員對事故現場拍照問題的擔憂,所以近段時間有不少人找我教他們如何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紅谷灘交警大隊民警徐永華告訴記者,10月20日以后,不少轄區單位與個人跟他聯系,問的都是同一件事,如何在事故現場拍攝合乎要求的照片。
記者從南昌市交管局獲悉,當事人自行拍照要盡量反映交通事故發生狀態,包括現場所處地點(道路信號、標志標線等)、事故車輛車型特征(路面剎車印、散落物位置等)、事故車輛的車牌號碼、撞擊部位及損壞情況、以該車道車輛行駛方向為參照物的事故車輛行駛方向等,全貌最好站在距車輛約5米的前后左右方拍攝。車主自己拍照時應拍攝3張以上事故現場照片,一張反映車輛受損部位的特寫;另兩張分別在事故現場前后一定距離處拍攝。照片組合起來能夠顯示事故發生狀態、道路信息、車輛特征及地面痕跡等。為了幫助駕駛員掌握常見的交通事故責任劃分,交管部門正在制定常見事故責任劃分畫冊,待制作完畢后將在各大隊窗口與4S店免費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