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既然強調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就沒有必要興師動眾搞安全大檢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主體責任落實了,并不代表不要開展安全生產檢查。
筆者認為,在我國當前安全生產狀況下,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及時發現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安全管理中的各種漏洞,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必將有力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向前發展。
第一,進一步提高了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主要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全國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下發后,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黨政主要領導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在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中,以及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黨政“一把手”齊抓共管,推動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各項措施的落實,尤其是進一步加強了黨委對安全生產領域各方面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黨委書記親自組織和參與安全生產大檢查,親自督辦重大隱患整改,增強了安全生產工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第二,進一步強化了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執行力。在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安全生產一直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執行不到位是事故多發頻發的主要根源之一。執行力因素又主要表現為政府部門監管不力、安全投入不足、企業現場管理不嚴格、安全培訓不到位、安全規則剛性不強、執行的持久性不夠等等。通過明察暗訪,對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貫徹落實安全制度情況、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和安全職責履行情況等進行檢查督導,有力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齊心協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共同實現安全發展的目標。
第三,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齊抓共管的聯動機制。安全生產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社會工程,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在明確職責、履職盡責的同時,加強協調聯動,實現齊抓共管。并利用“安委辦”這一抓手,充分發揮協調督促作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情況、溝通信息,協調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大檢查開展以來,一些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了職責權限,理順了關系。同時,各級政府部門在安全大檢查中不斷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協同開展執法行動和專項治理,始終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有效遏制和減少了事故發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安監局
(評論員張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