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陜西北元化工集團公司有一群奮戰在次氯酸鈉消毒液生產一線的“逆行者”,他們在疫情面前負重前行,日夜奮戰,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抗擊疫情的“北元之盾”。
1月30日,農歷大年初五。工段長在群里發出了“戰疫情”的信息。北元化工給員工配發口罩,公共場所實行嚴格的人流管控,每天對全廠每個角落進行消毒,對每個人實行體溫實時監控。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同時,公司無償向榆林周邊企事業單位緊急捐贈次氯酸鈉消毒液,這是北元集團在這場“戰疫”中的責任與擔當,而筆者就分配在了配置次氯酸鈉消毒液的生產一線。
2噸、20噸、50噸……社會對次氯酸鈉消毒液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們越來越感到責任重大。原來的一條配制管線已不能滿足需求,我們從公司協調,增加至5條配制管線,加強生產能力。配制工作受場地限制,我們開設罐區配置場地,將外來車輛與內部人員分開,來車直接灌裝;配制量逐日增大,人員分配捉襟見肘,氯堿分廠調動所有人員來配合,分工明確,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僅3天,我們就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了200噸消毒液。
一桶、十桶、百桶、千桶……我們被待裝的空桶所包圍,我與同事們日夜奮戰,不斷灌裝、裝車,其他分廠、科室行政人員不斷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創新裝車方式,提供灌裝、叉車、提運方式,外來車輛不等待、人員不下車即可裝車,既節省裝車時間,又減少人員傳播、隔離病毒。
奮戰的背后是同事們辛苦的付出,我們經常顧不上吃飯,夜里回到宿舍才發現自己臉上、耳朵都被口罩磨出了紅血印,雙手被汗水浸泡發白。(何乃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