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23日,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聯絡員第六次會議暨中央企業應急管理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會上,部分中央企業交流了近兩年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情況和經驗。在這里,本網選發一些央企的應急管理工作經驗總結,以供大家借鑒。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突發事件應對法〉貫徹實施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國辦函〔2009〕86號,以下簡稱《通知》)的要求,并根據國資委、國家安監總局有關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領導專門做出批示:進一步宣貫突發事件應對法,落實集團公司應急管理相關工作,以迎檢促宣貫、促落實。 一、基本情況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是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業務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運輸、油氣煉化產品銷售、工程技術服務、機械加工制造、石油貿易等各個領域。在中國境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加工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國外有眾多的油氣田合作開發及建設項目,業務遍及29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石油一貫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工作。2008年初,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股份公司董事長蔣潔敏就明確提出:“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急管理水平是檢驗各級領導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股份公司總裁周吉平在集團公司2009年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全面推進應急平臺建設,強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規范和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和裝備配備,推進應急搶險救援基地建設,在主要生產企業逐步建立相對完善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落實工作職責,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在集團公司2009年工作會議、安全環保工作視頻會議以及公司安全環保工作會議上分別就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強調要“加快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健全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規范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完善各級應急預案,逐級開展應急演練和培訓,提高各級人員的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 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石油努力追求和全面樹立負責任大公司形象,不斷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努力實現安全生產、保護環境和構建和諧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下簡稱“《應對法》”)頒布實施以后,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工作,著重做好《應對法》的宣傳培訓和貫徹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面,就中國石油貫徹落實《應對法》,加強應急管理的具體工作情況做以簡要總結。 二、《應對法》的宣傳培訓情況 《應對法》頒布實施后,中國石油將《應對法》納入到“五五”普法工作和各類應急業務培訓工作中,并通過公司內部網絡、有線電視以及報刊、雜志等各種形式進行大力宣傳。 2008年4月,中國石油舉辦了集團公司級第一期應急管理培訓班,對企業應急主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120多人進行了培訓。培訓班除邀請國務院應急辦、法制辦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領導、專家來授課外,集團公司主管應急管理工作的總經理助理李潤生和部門負責人也都親自到培訓班進行動員和講課。培訓班主要完成三項任務:一是按照國務院有關通知精神,宣傳貫徹《應對法》,落實《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的有關要求;二是貫徹落實集團公司HSE委員會2008年工作會議精神和蔣總有關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應急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三是結合集團公司當前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進行業務培訓和工作部署。培訓班邀請國務院應急辦、國務院法制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有關領導、專家,分別就我國應急管理現狀、《應對法》、應急預案演練修訂和應急平臺建設等內容作了專題講座。 隨后,于10月份舉辦了2期“應急管理專業培訓班”,對來自各個企業的141名學員進行了應急法律法規、應急預案編制有關要求、風險管理、數字化應急預案、現場急救等方面業務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應急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為進一步推動集團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9年,中國石油進一步加大應急業務培訓工作力度,分別在遼陽石化、大慶油田和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舉辦6期應急業務培訓班,并委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承辦了4期應急預案審核員培訓班,分別對企業安全環保部門應急管理人員、生產運行部門應急指揮人員和行政管理部門應急管理人員,以及應急預案審核員進行《應對法》等法律法規、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預案編制與管理以及應急救援指揮、突發事件信息管理等業務知識進行培訓。共培訓各類應急管理和技術人員1200余人,初步建立集團公司應急管理骨干隊伍。公司所屬大慶、遼河、吉林等油氣田企業,吉林、遼陽等煉化企業,四川、華北等銷售企業,川慶鉆探等工程技術服務企業都積極參加或自行組織開展應急業務培訓工作。 三、《應對法》的貫徹執行情況 (一)逐步完善應急管理組織機構 依據國家“健全綜合應急管理機構和專項應急機構、理順應急管理指揮機構、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的關系,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的總體要求,中國石油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組成了由副總經理為主任,總部機關職能部門、信息組、專家組、現場應急指揮部參加的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年11月,在辦公廳成立總值班室(應急協調辦公室),作為應急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2008年3月,在安全環保部成立應急管理處,作為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機構。形成了“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部門聯動”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所屬成員企業在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領導下,按照“一個中心、兩個機構”的組織模式,成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在經理辦公室或生產運行管理部門設置辦事機構,在安全環保部門設立應急工作機構,相應的職能部門配備了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目前,企業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已達2800多人,在開展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預案編制、應急演練、培訓和處置突發事件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與安全生產其他工作一起布置、考核情況 2009年年初,中國石油制定印發了集團公司《2009年應急管理工作要點》(中油辦〔2009〕2號),用以指導全年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要點包括加強“一案三制”建設(預案體系、組織體系、工作機制、制度體系)、加強應急支撐體系建設(應急保障隊伍、集團公司應急平臺、專家隊伍、應急信息數據庫、專項研究、應急物資和資金)、提高突發事件應對和處置能力(應急響應和協調聯動、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和發布、應急處置)以及加強宣貫培訓等4大類14項工作,并明確要求:“以《應對法》、集團公司應急預案的宣貫為重點內容,制定統一的應急培訓計劃。”同時,中國石油在2009年安全環保工作要點中,也將應急管理工作作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內容進行安排布置。 在每年開展的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先進評選考核驗收工作中,將應急管理列為26大項考核內容之一。 (三)與有關部門建立應急工作機制以及預警情況 2008年,中國石油印發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統計分析和總結評估工作制度(試行)》(安全〔2008〕466號)文件,對集團公司各部門、專業公司和所屬企事業單位的應急主管部門和人員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同時,根據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預警工作機制的通知》(安監總應急〔2009〕105號),統計上報集團公司主管應急工作和應急機構的領導的聯系方式,規范和加強自然災害預警。通過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等業務部門建立了應急信息聯系,初步建成了集團公司與內外部的應急聯絡系統,建立了突發事件應急組織體系。 我們針對2009年汛期生產安全事故多發、自然災害集中等特點,收集整理08年汛期生產安全事故及自然災害事件案例,起草并印發了《關于2008年汛期事故與災害情況通報及進一步加強汛期事故防范和減災工作的通知》(安全〔2009〕373號),對把握汛期安全生產特點、強化防范措施落實和加強應急管理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要求。 與此同時,我們加強自然災害預警工作,及時轉發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的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預警通知,跟蹤災害發生、發展情況,做好災害防范和信息反饋,對因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行主動預防。2008—2009年,中國石油共接到國家安監總局等政府有關業務部門的應急預警通知(明電)50余次,內容涉及暴雪、大風、暴雨、大霧、強熱帶風暴和臺風等多種嚴重自然災害。公司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災害預警工作,周吉平、廖永遠副總經理,辦公廳、安全環保部等部門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要認真落實預警通知。應急管理處嚴格按照領導指示,搶在第一時間轉發預警通知,對自然災害涉及地區的所屬企業進行預警,明確落實預警通知、做好災害防范和信息反饋等工作的要求,并及時跟蹤災害發展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