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會議現場,各位專家正對化工教育在線平臺建設進行研討。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化工行業的普及和推廣,化工行業的安全教育也誕生了一個新模式——“互聯網+安全培訓”,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化學工業出版社組織建設的化工安全教育在線平臺應運而生。10月21日,化工教育在線平臺建設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石化行業專家以及安全監管、環保、交通等個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研討了這一新型培訓模式的發展前景。
安全生產面臨新挑戰
“化工安全是大事,容不得絲毫的懈怠和馬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講話中反復強調了這一點,“剛剛發生的巴斯夫德國路德維希港化工廠爆炸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李壽生指出,當前,我國化工生產的安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生產經營企業數量多,規??偭看螅踩L險高。他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現有?;菲髽I30萬余家;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超過30萬輛;危險貨物每年運輸總量達到11億噸以上;陸上油氣管道總里程超過12萬千米。
“隨著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基地、超大型石油儲備庫建成,海陸空多種危險貨物運輸路線日益延長,?;钒踩L險不斷集聚和增大。同時,化工企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裝置的集約化、復雜化、自動化、信息化、大型化也給行業安全管理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缺乏成為化工安全面臨的新挑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教育是基礎。因此,建設一個全面、高效的信息化安全培訓平臺,切實提升行業內安全生產意識、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成為當務之急。”李壽生強調。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監三司副處長裘凱棟指出,?;飞a、經營企業在安全生產、規劃布局、自動化監控、運行管理、人員素質等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人員的安全培訓是保障化工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
創新安全教育模式
化學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兼副社長潘正安表示:“與安全事故有關的管理措施、工藝技術和人員等因素中,人員素質是最關鍵的因素。”而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普及,人員培訓的技術手段也日益多樣化。近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明確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積極推進“互聯網+安全培訓建設”。
“化工安全教育在線平臺就是運用互聯網思維,結合行業發展的緊迫需求而創建的新型教育培訓模式。該平臺以安全培訓為重點,旨在推動共享經濟,讓化工安全培訓更加普惠,從而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技能,進而顯著提高行業安全水平、降低安全風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潘正安表示。
裘凱棟認為:“以安全培訓為切入點,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的化工教育在線平臺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探索。”
據悉,該平臺是財政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危險化學品信息投送與知識服務云平臺”,獲得了國家資金支持,項目的重點將放在建設化工教育在線平臺。
潘正安介紹說,該平臺是面向重點人群,以網絡課程資源為核心,以在線培訓為主要形式,為企業提供多方面的安全培訓服務。平臺將對企業采用B2B和對個人的B2C服務模式,通過個人電腦和手機應用,實現企業安全培訓在線學習、考核和培訓檔案管理,企業員工也可隨時隨地上網學習。不僅可以提升行業形象,讓行業安全及綠色發展深入人心,還可為各監管部門提供政策解讀、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宣傳窗口。
據了解,該平臺可根據特定企業的需要,為企業量身訂做培訓課程,或邀請安全專家現場為企業的安全進行診斷的定制化服務。
多方打造教育平臺
為更好地滿足各個化工子行業的特殊需求,該項目聘請了行業內50多名專業參與到“互聯網+化工安全”項目中,為項目進行總體規劃、方案設計、分專題指導、課程審定、課程研發等。此外,該項目還組建了綜合案例、應急管理、物流倉儲安全等12個專題專家組,有針對性進行組織培訓課程內容的研發。
李壽生強調,平臺建設要將“好老師”與“好教材”結合好,開發出有質量、有特色、有效果的安全培訓課程。一些專家也表示,優質的師資是教育平臺能夠取得成效的關鍵,講授過程中應將復雜的事情簡易化,同時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使安全培訓效果達到最佳。中國化工學會副秘書長華煒認為,該平臺將為企業提供靈活有效的培訓,起到化工安全科普的作用,實現化工安全法律法規、事故案例等相關安全教育資源的全社會共享。
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蘇國勝表示,在平臺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生態圈的建設,分配好生態圈內人員應有的權利和義務。此外還可建立網上超市,開發經營新模式。
“平臺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加強與業內專家的合作,進一步細化該平臺的建設工作方案,優化項目內容,推進項目進程。”裘凱棟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