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六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來源: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作者: 劉萍 瀏覽: 2987 發布于2017年05月31日
一、2017年5月典型危險化學品事故
河北利興特種橡膠股份有限公司“5•13”氯氣中毒事故
2017年5月13日凌晨3時30分,河北省滄州市利興特種橡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興公司)發生氯氣泄漏事故,導致該公司現場員工及附近人員中毒,周邊群眾一千余人被緊急疏散,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入院治療。利興公司位于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黎民居鄉孫郭莊村,現有職工48人,主要產品為氯醚橡膠和氯磺化聚乙烯橡膠,生產過程中使用液氯(鋼瓶裝)等危險化學品作為原料,液氯使用量約為每年兩千噸。
經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利興公司為降低氯氣使用成本、避免頻繁切換液氯鋼瓶,違法建設一容積為15立方米的儲罐,私自增加液氯儲量;5月13日凌晨,在通過液氯罐車向該儲罐卸料時,儲罐底閥閥后出料管破裂引發液氯泄漏;利興公司第一時間應急處置不力,導致液氯長時間大量泄漏,致使現場員工及附近人員中毒。
二、歷史上6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一)國內事故
江蘇南化公司氮肥廠“6•2”氮氧化物中毒窒息事故
1993年6月2日,江蘇南化公司氮肥廠硝酸車間發生一起氧化氮中毒事故,造成3人中毒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酸車間停車大修置換時,作業工人錯抽盲板,導致氧化氮氣體從堿吸收循環槽逸出,導致中毒。
中國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三苯罐區“6•2”較大爆炸火災事故
2013年6月2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化分公司第一聯合車間三苯罐區在動火作業過程中發生爆炸著火,造成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697萬元。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大連石化的承包商作業人員在第一聯合車間三苯罐區小罐區雜料罐罐頂違規違章進行氣割動火作業,切割火焰引燃泄漏的甲苯等易燃易爆氣體,回火至罐內引起儲罐爆炸,并引起附近其他三個儲罐相繼爆炸著火。
山東濰坊華浩農化有限公司“6•5”較大淹溺窒息事故
2016年6月5日,山東濰坊華浩農化有限公司水溶肥生產車間發生一起淹溺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240萬元。當時,操作人員開泵欲將罐內原料送入后續設備,但發現物料不能抽出。操作人員在未進行氧濃度及有毒氣體濃度檢測、未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的情況下到罐內查看情況,因缺氧窒息;另2名工人未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盲目進入罐內施救,同樣因缺氧窒息死亡,導致事故后果擴大。
信陽化工總廠農藥分廠“6•11”氯化工段中毒事故
1994年6月11日,河南省信陽化工總廠農藥分廠氯化工段發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中毒。事發時,農藥分廠甲基1605車間氯化工段2號水洗罐下部堵塞,于是停罐并打開上部人孔進行處理。當班3名工人,其中1人配戴過濾式防毒面具下罐,班長在外監護。工人下到罐內即昏倒,班長向內探頭也昏倒,另外1名工人發現后喊人搶救,其他工段的工人參加搶救,結果造成罐內罐外11人中毒,其中3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昆明市安寧齊天化肥有限公司“6•12”硫化氫中毒事故
2008年6月12日,云南省昆明市安寧齊天化肥有限公司在脫砷精制磷酸試生產過程中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亡、29人中毒。事發時,操作人員正在向磷酸槽加入硫化鈉水溶液。在調節底部閥門時,發現該閥門不能關閉,硫化鈉水溶液持續流入磷酸槽,使磷酸槽中的硫化鈉嚴重過量,產生的大量硫化氫氣體從未封閉的磷酸槽上部逸出,導致部分現場作業人員和趕來救援的人員先后中毒。
浙江省臺州豐潤生物化學公司“6•12”硫化氫中毒事故
2009年6月12日,浙江省臺州豐潤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中毒。事發時,1名施工人員下到約10米深的地下樁孔底部作業,因硫化氫含量過高致其中毒暈倒,后有4人在未佩戴任何防護用品的情況下盲目施救,也相繼中毒暈倒。
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氮肥廠“6•14”煤渣堆放場爆炸事故
1982年6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氮肥廠造氣煤渣堆放場發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1人重傷,3人輕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灼熱的煤渣遇水后產生水煤氣并積存在煤渣間隙內,當裝渣工人從下部掏挖時,渣堆松動并發生坍塌,渣堆內的煤氣遇到上面塌落的熾熱煤渣而發生爆炸。
浙江溫州瑞安化工廠“6•14”反應釜爆炸事故
1993年6月14日,浙江省溫州瑞安化工均三甲苯胺車間配酸工段反應釜發生爆炸,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9人重傷,5人輕傷,廠房被毀,經濟損失200多萬元。事故發生前,企業為使生產染料中間體過程中不再產生大量廢硫酸,進行了工藝路線改進。在對工廠生產設備進行改裝后,未經小試、中試即直接投料進行工業化試生產,導致投料后反應釜發生強烈反應并爆炸。
福建邵武市二化肥廠“6•15”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989年6月15日,福建省邵武市第二化肥廠脫硫工段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傷。事發工段共有4個內裝活性炭的脫硫罐,1#、3#碳床排污閥泄漏比較嚴重,2#碳床進口閥嚴重內漏,盲板嚴重變形下凹,拆2#炭床進口盲板使其偏移時,有毒氣體從進口閥漏入2#炭床內,再通過已打開的排污閥進入排污管,之后進入4#炭床內。在裝填4#脫硫罐炭床活性炭及拆除2#炭床氣體進口盲板時,進入罐內人員先后一氧化碳中毒。
河北石家莊煉化“6•15”火災事故
2016年6月1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22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脫硝設施吸收塔發生火災事故,造成4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作業人員在煙囪頂部防腐補焊作業過程中,電焊焊渣下落后引發聚丙烯材質的除霧器著火,高溫煙氣沿煙囪排出,造成作業人員高溫和中毒窒息死亡。
湖北省宜化集團公司“6•18”脫碳工段洗滌塔爆炸事故
1998年6月18日,湖北省宜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脫碳工段洗滌塔發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18萬元。發生爆炸的脫碳工段洗滌塔是1986年由液化氣儲罐改裝而成,未經設計部門同意,也未請專業壓力容器檢測部門定期檢測,只是定期自檢壁厚。因此,事故發生前未能發現洗滌塔底長期被沖刷減薄的事故隱患,致使事故發生。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公司浩化分公司“6•18”中毒事故
2015年6月18日,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造氣車間發生一起3人窒息死亡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造氣車間作業人員在未辦理進入受限空間審批手續、未佩戴防護用品的情況下,1人進入磨煤工段煤漿添加劑地下溶解池內發生窒息,另有2人未采取防護措施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
江蘇省睢寧縣化肥廠“6•22”活性炭脫硫塔煤氣中毒事故
1989年6月22日,江蘇省睢寧縣化肥廠碳化車間在檢修活性炭脫硫塔時由于未加盲板隔絕,造成3人死亡,4人中毒受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碳化車間對檢修的設備沒有采取與系統隔絕、加盲板切斷氣源的措施,在既沒辦理進塔作業許可證,又無人監護的情況下,檢修人員擅自進入容器內,造成1人中毒。車間沒有采取切斷氣源等有效措施組織施救,導致中毒事故擴大。
鄭州市食品添加劑廠“6•26”庫房過氧化苯甲酰爆炸事故
1993年6月26日,河南省鄭州市食品添加劑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27人死亡,33人受傷,經濟損失約300萬元。庫房過量存放過氧化苯甲酰是導致爆炸的直接原因。事故發生的其他原因有廠房布局不合理、倉庫與辦公室混用,而且對職工隨便吸煙無任何限制。
天津大華化工廠“6•26”化工原料爆炸事故
1996年6月26日,天津津西大華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1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0多萬元。事發前幾日持續高溫,廠房房頂為石棉瓦,隔熱性差,高溫促進了氧化劑的燃燒過程。氧化劑氯酸鈉和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放熱,熱量又加速了其氧化反應,該循環最終導致有機物和可燃物燃燒。救火過程中潑向強氧化劑(NaClO3)的酸性水,加速了氧化劑的氧化分解過程,產生大量氯酸。氯酸及NaClO3混合物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引起了2,4-二硝基苯胺的爆炸。
內蒙古通遼油脂化工廠“6•27”癸二酸車間水解釜爆炸事故
1992年6月27日,內蒙古通遼油脂化工廠葵二酸車間水解釜因選材不當發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4人重傷,10人輕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水解釜內介質在加壓和較高溫度下,對釜壁的腐蝕以及介質對釜內壁的沖刷和磨損造成釜體壁厚迅速減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壓力,從而發生了物理性爆炸。
北京東方化工廠“6•27”罐區特大火災爆炸事故
1997年6月27日,北京東方化工廠發生爆炸火災事故,造成9人死亡,3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17億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從鐵路罐車往儲罐卸輕柴油時開錯閥門,使輕柴油進入了滿載的輕柴油罐,導致輕柴油從罐頂大量溢出,溢出的輕柴油油氣在擴散過程中遇到明火爆炸,繼而引起罐區內乙烯球罐和其他儲罐的爆炸和燃燒。
遼寧大連染料廠“6•28”劇毒氣體泄漏事故
1988年6月28日,遼寧省大連染料廠甲苯二異氰酸酯四苯車間發生劇毒氣體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經搶救脫險,另有79人住院觀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車間內3號高溫光化鍋的圓板式視鏡發生破碎,致使正在進行光化反應的4.5噸有毒氣體(含光氣、氯化氫等)噴出,在使用氨氣對光氣進行破壞時,噴出的光氣與氨氣反應形成的一條距地面50~60m、寬50~80m的白色霧帶順風飄散,對周圍居民及海港油區造成了影響。
蘭州石化公司“6•28”火災事故
2006年6月28日,甘肅蘭州石化煉油廠40萬噸/年氣體分餾裝置一冷凝器蓋頭處發生泄漏引發火災。滅火中1名企業消防隊員犧牲,10人受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檢修人員在安裝冷凝器頭蓋時,未將纏繞在波齒墊片的塑料薄膜拆下。開車后該冷凝器頭蓋密封處泄漏,高速噴出的液態烴使纏繞塑料薄膜的波齒墊產生靜電,引燃泄漏的液態烴,造成火災。
內蒙古鄂爾多斯伊東九鼎化工公司 “6•28”爆炸事故
2015年6月28日,內蒙古鄂爾多斯伊東九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發生爆炸著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輕傷。此次爆炸是由于三氣換熱器存在質量問題,在前四次修焊過的脫硫氣進口封頭角接焊縫處存在貫通的陳舊型裂紋,引發低應力脆斷導致脫硫氣瞬間爆出。因脫硫氣中氫氣含量較高,爆出瞬間引起氫氣爆炸著火,造成正在附近檢修及保溫作業的人員傷亡。
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6•29”原油罐爆燃事故
2010年6月29日,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煉油廠原油輸轉站原油罐在清罐作業過程中,發生爆燃事故,致使罐內作業人員3人死亡,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事發時,作業人員正在對原油輸轉站1個3萬立方米的原油罐進行現場清罐作業。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油氣與空氣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氣體環境,遇到非防爆照明燈具發生閃滅打火,或作業時鐵質清罐工具撞擊罐底產生的火花,導致發生爆燃事故。
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煉油廠“6•30”爆炸事故
1993年6月30日,江蘇省南京市金陵石化公司煉油廠鉑重整車間供氣站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6.8萬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企業為做開工準備,由外廠購來的小瓶電解氫往V204/4氫氣鋼瓶充灌氫氣,當V204/4氫氣鋼瓶壓力達10.4MPa停止充灌并拆裝管線上的盲板時, V204/4頂部的7號閥內漏,泄出的高壓氣體產生靜電火花或鋼制工具摩擦撞擊產生火花,導致鋼瓶爆炸。
(二)國外事故
前蘇聯烏德市“6•3”輸油管泄漏液化石油氣致客車脫軌事故
1989年6月3日,前蘇聯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首都烏德市附近,從輸油管泄漏的液化石油氣(LPG)發生爆炸,使通過附近的一列客車脫軌,并與對面另一輛客車相撞,造成60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傷的特大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輸油管線破損,漏出的液體化石油氣(LPG)充滿現場附近丘陵之間的山谷。輸油站管理人員已注意到氣體壓力下降,于是調節泵加壓,結果導致更多的氣體泄漏。這時,一列電力客車通過現場,客車的導電弓產生的火花引發爆炸。
加納“6•3”加油站爆炸事故
2015年6月3日,加納首都阿克拉市中心一處加油站起火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起火的加油站位于阿克拉最繁華的恩格魯馬轉盤附近,處于低洼地帶,周圍有公共汽車站和集貿市場,人口密集。事故發生時,因連降暴雨,積水很深,交通癱瘓,許多被困民眾前往加油站躲雨休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雨造成加油站內泄漏的柴油和汽油流向附近住宅,在附近貨車停泊處遇火源,油品被引燃并導致加油站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