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特殊作業安全管理 政企互配合共發力
來源: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編輯: 付希燕|付希燕 瀏覽: 3040 發布于2015年06月30日
加強特殊作業安全管理
政府企業互配合共發力
特殊作業環節事故易發多發,是化工和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弱點,是進一步強化化工和危化品安全生產工作的突破點,加強特殊作業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當前,我國化工和危化品企業在進行特殊作業時,普遍存在風險辨識不全面、檢測項目不齊全、作業審批不嚴格、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亟需解決。
政府:加強監管力度 完善法規標準
近年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不斷強化化工和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管理,在調研和檢查中均將特殊作業管理作為必查內容,并且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嚴格危險化學品和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4〕46號)中,明確規定對在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直接作業環節發生死亡事故的危化品企業,要依法暫扣其安全許可證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2010年12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提出標準編制任務,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中化化工標準化研究所、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共同承擔編制《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工作。2011年3月,標準起草工作啟動,首先成立標準起草小組。經多次討論和公開征求意見,2012年4月該項標準通過化學品安全分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專家審查,并于2014年7月24日,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4年第19號公告發布,于2015年6月1日開始實施。
《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 30871-2014)系統定義了特殊作業、動火作業、易燃易爆場所、受限空間、受限空間作業、盲板抽堵作業、高處作業、墜落基準面、墜落高度、異溫高處作業、帶電高處作業、吊裝作業、臨時用電、動土作業、斷路作業等術語名詞,規定了化學品生產單位在設備檢修過程中的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盲板抽堵、高處作業、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斷路的安全要求及作業證的管理等內容。比“八大作業”增加了臨時用電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及要求。該國標作為強制性標準,是具有法規性質的技術性規范,將作為安監人員執法的有力依據。
企業:貫徹執行 落到實處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環保總監郝軍介紹,公司在特殊作業安全管理方面一直遵循石化行業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企業的管理標準,并制定了企業內部的特殊作業管理規定。為了有效加強風險管控,大唐能源化工還開展了“三講一落實”(講任務、講風險、講措施、抓落實)、設備點檢、技術監控、事故反措等工作,強化特殊作業風險管理。在2014年新國標發布后,大唐能源化工及時在企業內部轉發了標準,下屬生產企業多倫、克旗等單位結合新標準對照原有管理制度及時進行了修訂。
郝軍認為,新標準中呈現出了一些亮點,如腐蝕性介質線管作業要配備應急沖洗水源;標準中執行標準,如第二部分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對安全帽GB2811等標準的引用,如凡在盛有或盛裝過危險化學品的設備、管道等生產、儲存設施及處于GB50016、GB50160、GB5074規定的甲乙類區域的生產設備上動火作業,應將其與生產系統徹底隔離;數據更加明晰,如動火點30米不準排可燃氣體、15米不準排可燃液體、10米范圍內及下方不準進行可燃溶劑清洗或噴漆作業;保證了行業管理的一致性,更加符合標準化;統一明確了各種作業的辦理、審批部門和審批人員、會簽部門。
他認為,新標準實現了統一性,保證了行業管理的一致性,更加符合標準化;管理界面明晰;規定內容更加全面;突出了交底的培訓;有利于企業標準化管控;便于監督檢查;有利于事故調查與分析;出臺及時,對提升特殊作業安全管理有積極意義。
郝軍建議,標準實施后關鍵在于執行,應該強化宣貫,做好與管理的有機融合,規范執行,加強監督,嚴格考核,科學合理,實現預防事故的目的。
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
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安全環保部主任王學文介紹,2004年以來公司發生的事故中,70%涉及特殊作業環節。特殊作業安全管理在公司的SHE體系中屬于兩個要素:作業安全和承包商管理。這兩個要素的主要內容最早是基于原化工部制定的行業標準。2014年下半年公司按新發布的國標進行了調整,在此基礎上,借鑒國外公司的先進經驗予以細化、程序化,并與安全文化建設相結合。如,開具作業票前開展風險分析,正式作業前實施“安全五步法”,開展監護人資格培訓等。
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從2014年下半年就開始了對新標準的宣傳,并對照標準對體系文件進行了完善。如作業票證格式、作業前對作業人員開展培訓、動火前崗位當班班長驗票、高處作業配備通訊聯絡工具等。
王學文認為,新標準增加了對安全培訓的要求,強化了安全技術交底的認知過程;《安全作業證》持有及保存規定了人員和部門,明確和強化了這些人員和部門的職責;票證樣表中的安全措施對企業有指導意義。他認為該標準抓住了目前化工企業事故多發的主要環節(直接作業環節的事故占全部事故的70%),使得企業有章可循,對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將起到明顯的積極作用。但新標準沒有考慮到承包商等第三方機構的管理,只針對化學品生產單位,而實際上化學品使用、運輸、存儲單位也存在相關問題,工作細化以后實際上特殊作業并不都在化學品生產單位中。
王學文建議,新標準發布后應免費發放,讓公眾容易獲取;加強宣傳,讓政府部門管理人員(主要是安監、質監部門)了解此標準、讓企業熟悉該標準;應組織專業培訓,指導企業將該標準轉化為企業內部的程序化文件;政府部門應組織專項檢查;應指導企業實行監護人內部資質制度,加強對監護人的培訓。
中國中化集團
中國中化集團安全生產部主任丁志忠介紹,公司的特殊作業安全管理方面走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的后面。2014年,集團公司參考三個石油企業的標準和安全行業標準,并結合國外要求更嚴格的標準,編制了企業自己的八大特殊作業標準,核心內容與新發布的國標相似,但在風險辨識等方面更細化更嚴格。這是集團公司第一次發布企業內部標準,已經要求下屬單位進行宣貫學習。集團下屬單位中,因涉及危險化學品企業、房地產企業、施工建筑企業等形勢各不相同的領域,因此要求他們根據集團標準修訂自己的標準,修訂后的標準應更加細化。
為把特殊作業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得更到位,集團公司邀請了外部培訓機構組織特殊作業安全培訓,由培訓機構起草培訓課件,進行試講,集團公司提出完善建議。培訓老師水平較高,授課內容和案例較到位,且將學員集中帶到惠州培訓基地進行實操培訓。2015年,集團公司在7~9月做了兩期培訓班計劃,主要針對化工企業的八大特殊作業,明年也將繼續實施。計劃用2年的時間把所有人培訓一遍,在培訓的同時要求下屬企業進一步修改完善,扎扎實實把這項工作做實、做到位。針對二級單位和一線企業的管理人員,每期培訓為期4天,平均半天時間培訓一項特殊作業。八大特殊作業安全培訓也被列為管理人員上崗培訓的內容之一,培訓結束后組織考試。
丁志忠介紹,中國中化的特殊作業安全管理盡管開始得晚,但做得很細。他認為,國內的化工央企基本對此都很重視,且相互借鑒經驗,做到了前面且水平相當,但一些中小化工企業與央企的水平還存在差距,沒有力量予以足夠的重視,沒有能力實現足夠的投入,可能存在即使編寫了制度也沒有具體執行的情況。因此,標準的宣貫關鍵在于使中小企業落實到位。
他認為,由八個安全行業標準合并上升為國標后細節改變并不大,關鍵在于對標準的培訓落實,使相關企業人員明白并能夠以此為依據進行操作。
中國中化認識到基層企業的力量能力有限,于是從集團層面集中起來培訓,沒有能力就請外面的培訓機構,確保一貫到底,使各級企業落實到位,貫徹到一線、班組人員。并通過檢查督促,如三年一輪回的逐級審計,實現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丁志忠認為,中國中化在特殊作業安全管理方面通過制度、檢查、培訓、考核等做得比較扎實,抓住了基礎管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