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省山東2016年以來已關閉651家化工生產企業,責令整改2157家化工企業,其中安全生產整改1298家,環保整改671家,節能整改343家,記者5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以上數據。
2015年山東共發生10起危險化學品事故,致32人死亡,僅在8月就相繼發生4起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事故;臨沂、德州等城市主要領導也曾因霧霾問題被中國國家環保部約談。安全生產事故頻發、霧霾鎖城等問題已經成為國內生產總值排名第三位的山東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傳統工業發達的山東,如何在新一輪轉方式調結構中“涅槃重生”,已成為山東各級政府的工作重心。記者在當天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有9069 家化工生產企業,規模以下的占比63%,多數市縣化工產業缺乏整體規劃,布局分散,小企業數量多,安全隱患多,環保手續不全。為了改變化工產業過度粗放、 布局不合理的發展模式,未來山東省將預計投入1149億元人民幣搬遷化工企業,促成化工產業的園區式發展。
山東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辦公 室副主任王萬良表示,山東省目前有199個化工園區,園區內有2978家化工生產企業,入園率為32.8%。今年山東省已關閉651家化工生產企業,安全 生產整改1298家,環保整改671家,節能整改343家。山東省計劃2018年底將水源地、學校、村居、城區等重點敏感區域內的化工企業尤其是危險化學 品企業全部移入專門化工園區,統一規劃,重組化工產業布局。
據山東省安監局副局長羅新軍介紹,截至目前山東共檢查化工企業46166家 次,發現問題和隱患88445處。山東安監局掛牌督辦重大隱患191處,曝光非法違法企業信息247條,立案查處企業392家,責令停產停業整頓267 家,做出經濟處罰決定837.94萬元,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照21個,提請關閉211家。
山東是化工大省,其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一直位居中國同行業首位,是中國重要化工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