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3月發生的危化品事故
來源: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作者: 劉萍 瀏覽: 3309 發布于2017年02月27日
一、2017年2月典型事故
(一)2月8日22時45分許,安徽銅陵恒興化工公司溶劑罐發生燃爆事故。該公司為準備恢復生產,從2017年2月4日起,利用蒸汽對溶劑油罐內物料進行加熱升溫。經初步分析,可能是蒸汽管道上的一道閥門未完全關閉,造成罐內溶劑油溫超高,溶劑油汽化導致壓力增大,汽、液態溶劑油從罐內噴出,遇點火源引起燃爆。
(二)2月12日凌晨2時59分左右,湖北宜化集團下屬的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發生電石爐噴料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傷,5人輕傷。經分析,事故直接原因初步分析為:由于電石爐內水冷設備漏水,料面石灰遇水粉化板結,形成積水且料層透氣性差,現場人員處理料層措施不當,積水與高溫熔融電石發生劇烈反應,產生大量的可燃性氣體(乙炔、一氧化碳、氫氣、水煤氣等)遇空氣爆炸,引發電石爐噴料,造成現場人員灼燙。
(三)2月17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廠區在對汽柴油改質聯合裝置酸性水罐實施動火作業過程中發生閃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經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為:事故企業春節后復工,組織新建裝置試車,對40萬噸/年汽油加氫裝置催化劑進行硫化,在未檢測分析酸性水罐內可燃氣體的情況下,在酸性水罐頂部進行氣焊切割作業,引起酸性水罐內處于爆炸極限內的可燃氣體(主要成份為氫氣)閃爆。
(四)2月21日9時20分左右,內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對硝基苯胺車間發生反應釜爆炸事故,造成2人遇難,4人受傷。經初步調查事故原因是:事故企業在應急電源不完備的情況下,于2月17日擅自復產,2月20日由于大雪天氣,企業所在工業園區全面停電,企業未能按照規定啟動應急電源,致使對硝基苯胺車間反應釜無法冷卻降溫,其中一個反應釜超溫超壓發生爆炸。
二、歷史上3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一)國內事故
遼寧建平縣鴻燊商貿有限公司“3•1”硫酸儲罐爆炸事故
2013年3月1日,建平縣鴻燊商貿有限公司發生硫酸儲罐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10萬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硫酸儲罐內的濃硫酸被局部稀釋產生氫氣,與含有氧氣的空氣形成達到爆炸極限的氫氧混合氣體,當氫氧混合氣體從放空管通氣口和罐頂周圍的小缺口冒出時,遇焊接明火引起爆炸,導致2號罐體爆裂。飛出的罐體碎片,將1號儲罐下部連接管法蘭砸斷,罐內硫酸泄漏。2號儲罐和1號儲罐泄漏的硫酸流入附近農田、河床及高速公路涵洞,引發較嚴重的次生環境災害。
四川天億化工有限公司“3•1”爆炸事故
2014 年3 月1 日,四川天億化工有限公司2號黃磷冶煉爐生產現場發生爆炸,造成3人燒傷導致原發性休克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600萬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公司2 號爐爐底碳磚失效,熔池下沉,爐底燒穿,熔融磷鐵磷渣泄漏遇濕爆炸,部分檢修人員避險不及,導致傷亡事故發生。
內蒙古天潤化肥公司“3•3”較大灼燙事故
2015年3月3日,內蒙古天潤化肥有限公司在檢維修過程中,拆開氣化爐的氣液分離器底部法蘭盲板,高壓蒸汽噴出,造成現場3名作業人員(2名檢維修人員、1名監護人員)燙傷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公司相關部門在生產系統還沒有停車時,就簽發出檢修作業票;檢修人員在未確認的情況下拆開法蘭盲板,致使高壓蒸氣噴出,導致事故發生。
河南扶溝縣化肥廠“3•4”液氨儲罐爆炸事故
1988年3月4日,河南周口地區扶溝縣化肥廠液氨儲罐在運行中突然爆炸,罐內大量液氨噴出,使17人中毒,其中1人被絆倒在水溝內淹死。發生爆炸的液氨儲罐是1983年從鄢陵縣化肥廠買來的設備,沒有圖紙和相關的技術資料。設備運回本廠后未經全面檢驗,僅作了2.45MPa的水壓試驗,也未留下試壓記錄即投入使用。事故后的現場勘查發現,該液氨儲罐存在嚴重制造質量缺陷。
西安煤氣公司“3•5”液化氣球罐爆炸火災事故
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氣公司液化石油氣球罐泄漏,發生爆炸火災事故,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消防人員和4名氣站工作人員),31人受傷,其中燒傷者中大多數已經終身殘廢,附近10萬居民緊急疏散。事故的直接原因是11#罐球閥嚴重磨損,沒有及時更換,液化氣由球罐底部球閥泄漏,導致爆炸著火,事故中發生兩次爆炸,造成火災。
安徽全椒縣磷肥廠“3•6”硫酸儲槽爆炸事故
1991年3月6日,安徽省全椒縣磷肥廠機修車間在新制硫酸儲罐調整割槍火焰時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事故發生的前一天,企業對新制的硫酸儲槽用水試漏,試漏結束將水排出后,出水管以下部位還留有5cm深的積水未排盡。事故當天,該槽的進口管又與正在使用的另一儲槽的出口管連接,造成濃硫酸流入,與槽內積水形成稀硫酸,又與儲槽金屬槽壁反應生成氫氣,當電焊工調整割槍火焰時,引發爆炸。
云南建水縣化工廠“3•7”汽油桶庫爆炸事故
1983年3月7日,云南省建水縣化工廠6名職工在油庫執行卸油任務時,發生汽油蒸氣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3人輕傷(其中包括在油庫外玩耍的本廠職工子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油庫內卸完5桶汽油后,由于油庫通風不良,揮發性極強的汽油在油庫空氣中達到爆炸極限。因使用工具不當,扳手打滑或用力敲打桶蓋產生火花,引爆汽油蒸氣。
益陽市氮肥廠“3•8”合成高壓氣體泄漏爆炸事故
1999年3月8日,湖南益陽市氮肥廠合成高壓管路發生氣體泄漏,導致爆炸起火,并將合成操作間炸塌,造成4人死亡,1人重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檢修人員和操作人員對現場缺乏認真檢查,未能及時發現合成高壓管路存在的問題,以致缺陷未能及時消除,導致氣體泄漏,爆炸起火。
福建省福鼎縣制藥廠“3•9”冰片車間汽油爆炸事故
1982年3月9日,福建福鼎縣制藥廠冰片車間發生汽油爆炸事故,造成65人死亡,3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9萬余元,間接經濟損失367.7萬余元。事發時,操作工正在用聚氯乙烯管到結晶槽內抽油(冰片制作過程中,汽油做冰片結晶溶解液),因無接地裝置的聚氯乙烯管在抽油過程中產生靜電引發火災。火災發生后,指揮失誤,滅火方法不當,引出火種,連續爆燃、封死退路,導致事故擴大。
常熟市陽橋化工廠“3•10”硝化反應鍋爆炸事故
1992年3月10日,江蘇省常熟市陽橋化工廠發生硝化反應鍋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84萬余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公司2#反應鍋內留存有一定量的硝基苯、混酸及一定量的反應生成物間二硝基苯,因攪拌不充分,鍋內溫度急劇升高并引起爆炸。
云南省陸良縣宏盈磷業有限公司“3•13”中毒窒息事故
2011年3月13日,云南省陸良縣宏盈磷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清理2#黃磷爐1#精制槽內的泥磷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導致承包商工人3人死亡,1人受傷住院。事發時,作業人員正在進行清淤作業,隨著泥磷的不斷清出,1#精制槽內水位不斷下降,部分泥磷露出水面,遇空氣后自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致使槽內人員吸入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窒息傷亡。
上海石化總廠化工一廠“3•15”換熱器爆炸事故
1986年3月15日,上海石化總廠化工一廠在進行換熱器氣密性試驗時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現場工作的4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爆炸的換熱器共有40個緊固螺栓,但操作人員只裝13只螺栓就進行氣密性試驗,且因試壓環比原連接法蘭厚,原螺栓長度不夠,但操作工仍湊合使用原螺栓,當氣壓達到3.5MPa時發生爆炸。
四川金路樹脂有限公司“3•16”氯乙烯中毒事故
2016年3月16日,四川省金路樹脂有限公司7?聚合實驗裝置1﹟聚合釜在清釜檢修作業時發生一起氯乙烯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員工違反操作規程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在反應釜與系統沒有按規定進行安全隔絕的情況下,氯乙烯串入正在作業的反應釜造成人員中毒,加之施救人員在未配戴隔絕式呼吸器、系安全繩的情況下進入釜內盲目施救,導致事故后果擴大。
成都石油化學廠“3•16”熱油釜爆炸事故
1988年3月16日,成都石油化學廠熱油釜中的油蒸氣大量外溢,遇天然氣火焰引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經濟損失59.3萬元。該事故是由于當班熱油釜司爐工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脫崗到二樓操作室議論出差事宜,致使油溫無人控制,釀成重大事故。
上海硫酸廠“3•17”二甲基亞砜氧化器爆炸事故
1992年3月17日,上海硫酸廠五車間二甲基亞砜工段氧化器在開車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傷,16人輕傷。該廠工藝操作規程規定,二甲基亞砜停止生產時,應在停止通入二甲硫醚的同時,立即切斷氧化氮和氧氣。但工藝員和當班操作者違反了這一規定。在停車時,將氧化氮和氧用量減半通入,而且在連續通入近20小時后,才開始通入二甲硫醚,使母液過量吸附氧化氮,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
江蘇無錫化工集團大眾化工廠“3•24”混和桶爆炸事故
1995年3月24日,無錫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眾化工廠保險粉車間后道混合包裝崗位的混和桶發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混和桶內物料不合格并分解放熱,使物料溫度升高,分解加劇,加上混合桶嚴重超量,堵塞排氣口,使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硫氣體在桶內壓力劇升,導致混和桶爆破。
安徽省安慶市鑫富化工有限公司“3•27”爆炸事故
2011年3月27日,安慶市鑫富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制造車間3號低溫氯化釜發生爆炸,同時引發車間局部火災,造成當班人員3人死亡、1人輕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當班操作工誤操作,在準備補加二甲基甲酰胺時,誤將甲醇高位槽閥門打開,將用于洗釜的高位槽剩余甲醇加入到釜內,與釜內物料發生劇烈反應,導致爆炸。
河北魏縣宏順化工原料有限公司“3•29”中毒窒息事故
2013年3月29日,魏縣宏順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在排除二硫化碳冷凝管道堵塞故障中,發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約200萬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爐火操作工發現管道堵塞后,沒有及時向廠方報告,在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況下,擅自打開運行中的有毒氣體管道疏通口泥土封堵,對堵塞管道進行疏通作業,造成硫化氫、二硫化碳氣體大量泄漏,操作人員吸入有毒氣體后中毒昏厥跌落水池中。4名操作工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盲目施救,先后中毒昏厥,致使事故擴大。
湖北荊州市石化總廠“3•30”環氧乙烷爆炸事故
1999年3月30日,湖北省荊州市石化總廠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45萬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石化總廠不清楚原料特性,現場也未設流量計,不能控制進料速度,造成環氧乙烷進料速度過快,來不及與丙炔醇反應而在釜內積聚,導致釜內壓力迅速上升,沖破爆破膜,高壓氣體急劇噴出產生靜電引發爆炸。
河北保定石油化工廠“3•31”渣油罐焊接作業爆炸事故
1984年3月31日,河北保定市石油化工廠渣油罐發生爆炸事故,波及相距20米的兩個容積為1800m3的汽油罐爆炸起火,造成16人死亡,6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45萬余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廠違章輸送渣油,造成油溫過高,在罐區形成可燃性氣體。員工違章進行明火作業,引爆可燃性氣體,導致事故發生。
湖北仙桃市農藥廠“3•31”硫化氫泄漏中毒事故
1994年3月31日,湖北省仙桃市農藥廠亞胺硫磷車間硫化工段吸收塔發生硫化氫氣體泄漏事故,造成12人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亞胺硫磷車間硫化工段的操作工在操作中失誤,導致有毒有害氣體泄漏。
(二) 國外事故
美國萊克查爾斯煉油廠“3•3”催化裂化裝置火災爆炸事故
1991年3月3日,美國路易斯安娜州萊克查爾斯煉油廠的催化裂化裝置發生爆炸,并引起大火,造成 5人死亡。事故原因是:按照公司規定,在檢維修結束后油送入裝置前,用蒸汽吹掃裝置中的空氣。操作時,由于裝置溫度較低,蒸汽冷凝成水,并積聚在裝置底部的分餾器內。分餾器內的積水用泵打入接收罐,通過罐底閥門將積水排入污水池內。但由于接收罐閥門未打開,因此,罐內積水無法排出。當裝置投料生產后,裝置內的高溫熱解油遇水立即汽化,產生大量蒸汽聚積在接收罐內。雖然接收罐的安全閥工作正常,但產生的蒸汽量太大,導致接收罐爆裂,高溫熱油從爆裂的罐內噴出,遇明火發生爆炸,并引發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