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報道,臺灣中油公司高雄大林煉油廠8萬桶/日殘余油催化裂化裝置(RFCC),11月11日晨起火后一直未能恢復生產。11月12日另一網站報道,8萬桶/日RFCC起火后,臺灣中油公司高雄大林煉油廠,包括年產45萬噸丙烯裝置,已經被迫停產。報道說,該廠8月底以來一直停產,實施2個月大修;此后又遭到11月11日晨易燃氣體管線爆炸的打擊。爆炸引發的大火已撲滅,沒有人因此而受傷。
報道說,臺灣中油公司高雄大林煉油廠RFCC裝置,2012年底竣工投產,其生產的丙烯,主要供應下游烯烴轉化裝置。高雄市政府要求該廠全廠停產開展安全檢查,制定恢復生產具體方案。這次停產可能持續約1-3個月。這將給該廠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也將影響下游裝置生產。
追蹤8月24日報道,上述高雄大林煉油廠RFCC裝置8月15日-16日期間曾因發生技術故障而停產。預定8月24日恢復生產。8月31日報道,這套RFCC裝置8月24日未能恢復生產,于是臺灣中油公司決定對其進行計劃大修。網上查得,臺灣中油公司高雄大林煉油廠原油日加工能力為30萬桶。
綜上所述,臺灣中油公司原油日加工能力30萬桶的高雄大林煉油廠,可年產丙烯45萬噸的8萬桶/日殘余油催化裂化裝置(RFCC),8月15日-16日期間曾發生技術故障被迫非計劃停產超過1周;在8月24日未能按計劃恢復生產之后,便開始與其它裝置一起進行了2個多月計劃大修。但這套RFCC裝置在11月11日晨恢復生產期間,又遭到了易燃氣體管線爆炸起火打擊,導致了全廠非計劃停產。這次停產可能持續約1-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