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化工大省之一的山東省近期動作頻頻,來自當地的官方消息稱,山東省擬規劃保留化工園區155個,整頓撤銷44個。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山東省各類化工園區199個,企業入園率較低,并且化工園區本身也存在缺乏科學布局和規劃依據等問題。
而其中頗受關注的,則是地處魯中的淄博市。其作為山東第一化工大市,已明確提出保留“一區四園”和東岳氟硅材料產業園共5個產業園區,全市新建化工項目要進入“一區四園”。到2020年,該市化工產業集中度達到80%以上。
淄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淄博市政府對縣(區)政府已明確提出,對于距離環境敏感區較近的化工企業要進行搬遷入園。他同時坦陳,市政府并不提倡直接搬遷,最終以企業為主,政府方面做引導性的政策,以及鼓勵性的配套政策。
齊魯化工園區“后遺癥”
從臨淄城區駕車,沿乙烯路、辛烯路等向西,記者看到化工企業與村落、居民區、耕地等交叉林立,綿延連接起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
而坐落其中的齊魯化工園區,是繼上海、南京化工園區后,國家正式批復的第三家大型專業化工區,其現狀及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關注。該園區官方網站介紹,規劃總面積48平方公里,由齊魯石化公司和臨淄區部分現有企業組成。主要分為核心區、精細化工園、塑料加工區、新材料工業園等數個功能園區。
該園區內人群最為集中的是金嶺鎮,隸屬于臨淄區。其地處化工廠圍繞的深處。
8月2日,金嶺鎮金嶺南村居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村周邊化工廠經常排放大量各種異味氣體,尤其是晚上,而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多年。
村民稱,化工企業距離村南不足100米。記者現場注意到,該村村南便是“維六路”,分布著十多家化工企業及相關企業,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氣味。
公開資料顯示,金嶺鎮面積18.7平方公里,耕地卻僅有532.8公頃,轄4個自然村,整建制坐落于齊魯化學工業區內。同樣地處齊魯化工園區的臨淄朱家莊,也是被化工企業三面圍繞。
齊魯化工園區內一家化工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金陵鎮所處環境是歷史遺留問題。他稱,齊魯工業園區如今規劃已非常合理,位于化工廠附近的村子正在陸續搬離,如大武家莊、小武家莊等均已搬離。另外,園區企業職工宿舍也已經安排在了園區之外。
在該人士看來,當地政府對上述問題會予以處理,要么村子搬遷,要么化工企業關停。
一家要求匿名的企業負責人對此表達了同樣觀點。他表示,此前老工業園區缺少規范的要求。如今,在工業園區發展中,當地居民也會從中獲利,一定程度上使村子短時間內進行搬遷也不太現實。
“齊魯化工園區是在齊魯石化帶動下發展起來的,齊魯石化當初在建設職工居住區時,距離廠區也不遠。”在上述人士看來,老化工園區不適合建設新規定,需要走政府特殊政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規劃改造。
該人士直言,化工企業的管理才是保障安全的關鍵,在管理上下功夫才可從根本上解決安全等隱患問題。
早在今年1月7日,淄博市政府就下發了關于貫徹魯政辦字〔2015〕231號文件推進全市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和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提到,依法加強化工園區管理。加快園區規劃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編制、論證和報批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環保、消防管理機制。
“實施意見”還強調,對化工園區內的部分交叉“插花”村居,要采取措施盡快搬遷,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化工園區邊界與居住區之間應建立不少于500米寬的安全隔離帶,并適當設置綠化帶,隔離帶內不得規劃建設學校、醫院、居民住宅等環境敏感目標;凡未達到要求的,將暫停審批化工項目。
化工大市的化工亂象
齊魯化工園區眼下的尷尬處境僅是淄博這座化工大市備受困惑的一個縮影。
公開數字顯示,在2013年,淄博市范圍內擁有2000多家化工企業,產值占全市GDP的31.4%左右,產業總量位居全省第一。業內人士介紹,淄博化工產業在2008年左右發展最為迅速,產值曾一度占全市GDP40%多,而2014年這一數據為38%左右。淄博市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淄博2014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規模的化工企業有693家。
淄博市政府官員曾向本報記者描述,目前淄博化工產業布局散亂,包括遠離中心城區的高青縣、沂源縣在內,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的經濟開發區,加上東岳氟硅材料產業園區、齊魯化學工業園區、淄博高新區,淄博市共11個園區,每個園區內都有化工項目,其中以化工為主導的達7~8個。他認為,淄博目前的化工布局是典型“化工圍城”。
8月1日,記者在高青縣常家鎮調查發現,鎮政府向東不足2km處,坐落著多家化工廠。當地居民曾對此多有抱怨,空氣化工異味較為刺鼻,尤其到晚上異味更加突出,并直指投產不久的山東匯龍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龍化工”)。而匯龍化工所處的匯龍路上,還有4家化工企業。
公開資料介紹,匯龍化工的籌建項目為5.93億元的20萬噸/年煤焦、2萬噸/年洗油生產裝置、5萬噸/炭黑生產裝置、8萬噸/年粗蒽生產裝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統。而在匯龍化工東側,僅一路之隔的是大張村。該村村民表示,匯龍化工此前生產期間,污水直排灌溉用的水渠中。如今,該企業已被責令停產,整個投產時間僅為3個月左右。
沿著大張村向北,步行10分鐘,集中著山東開泰石化丙烯酸有限公司、淄博晨鑫有限公司等5家化工企業,而其周邊均是農田、耕地。據了解,上述企業多為不具規模的中小企業。
在高青縣最南端的一家名為“臺灣工業園”內,化工無序境況讓人觸目驚心。當地人士介紹,該園區是以化工產業為主導。本報記者還未走進園區,已能聞到濃厚的化工異味,同時車輛來往帶動的粉塵飄散在空中。上述人士稱,園區名字雖然掛有“臺灣”兩字,但進駐的則多是中小型化工企業,基本不具規模。
在新的政策下,這些企業該何去何從?淄博發改委上述負責人表示,淄博市現在在做“化工入園”、企業整改搬遷等工作,但市級政府并不提倡企業直接搬遷。他解釋:“按照當前政策,入駐園區外的化工企業規模標準在3億元,而現實則是眾多企業遠低于該標準。”
“最終以企業為主,政府做引導性的政策,或者鼓勵性的配套政策。
”他坦言,對于老化工企業強制搬遷的,可選擇進駐園區新建項目,或者限制其改建、擴產,直至自然關停。
如何重新布局化工園區
淄博當地多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化工產業是淄博市主要產業之一,但其短板也被當地政府看在眼里,從“實施意見”可窺見一斑。
“實施意見”明確表明,要嚴格把好化工項目準入關。全市今后不再新上基礎化工、大宗化工原材料項目,新上項目必須是國家產業政策鼓勵類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符合園區發展規劃的關鍵補鏈項目,必須是工藝技術裝備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項目。重點發展碳三、碳四、碳五和碳九、聚氨酯、聚酰胺、氟化工等骨干產業鏈。
淄博化工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對此解釋稱,原則上不再審批、新上化工項目,但淄博市大型骨干企業的發展用地可能仍會得到批復。該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淄博目前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煉油化工一體化生產基地、化工新材料基地、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93家,年銷售收入高達4500億元,近50家銷售過10億的骨干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淄博共有11個園區,其中多數以化工企業為主導。2016年,淄博市政府確定利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市集中開展化工企業“打非治違”專項整治,全力加快推進全市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和規范發展。截至目前,淄博市已經對多個化工園區進行整合,形成“一區四園”,分別是齊魯化工區主片區、齊魯化工區金山產業園、齊魯化工區湖田產業園和齊魯化工區馬橋產業園,另外還有東岳氟硅材料產業園。同時對各產業園都進行科學布局和明確發展方向。
在這其中,齊魯化工區主片區下一步將依托臨淄區石油化工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深加工產品,重點延長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碳一化工、塑料和機械加工等五大產業鏈;齊魯化工區金山產業園下一步將重點發展乙烯、丙烯、C4等產業鏈下游精細化工產品。同時,策劃發展化工行業產業創新聯盟。現在已形成淄博市聚氨酯材料產業創新聯盟、淄博市新型化工助劑及催化劑產業創新聯盟、淄博市氟硅材料產業創新聯盟和淄博市聚酰胺材料產業創新鏈。
上述化工行業人士介紹,淄博市化工產業擁有豐厚的發展基礎、完善的產業鏈等,在當前山東省及國家化工產業規劃背景下,未來將向新材料、精細化工等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