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 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圍繞“3·21”事故開展討論
3月21日,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蘇省和有關部門全力搶險救援,做好善后工作,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各地和有關部門要深刻吸取教訓,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增強對安全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近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黨支部組織黨員群眾圍繞江蘇響水“3·21”事故開展了大討論。
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路念明指出,作為安全工作者,面對“3·21”事故,面對事故重大傷害,我們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到協會的實際工作中去;要勇于擔當,切實擔負起保化工安全、護穩定發展的政治責任。每一位在企業服務的專家,要深入企業現場,動腦筋、思問題,敢較真、敢碰硬,要多“走一步”,進現場、進裝置區;敢于暴露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問題要一追到底。安全工作者多一分努力、多一分辛苦,或許就能避免一起事故。
在研討中,大家認為,此次事故暴露出當前危化品行業在安全管理上的多個問題。一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意識淡薄。重視安全只在口頭上,實際行動很難落實;對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不了解,對企業危化品的危險特性不掌握;缺乏對安全的敬畏之心,無視事故隱患的存在,成為安全生產水平提高的短板。二是從業人員素質不能滿足危化企業生產的需求。漠視安全,不了解危化企業生產特點和規律,不清楚自己企業若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在日常操作中,以習慣性做法為主,不遵守操作規程。三是安全責任制沒有有效落實。企業領導責任、技術責任、監管責任、現場責任分工不清,責任不明,崗位安全責任沒有按照崗位所涉及的危化品、危險工藝進行量化控制指標。四是安全管理不落地。一些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紙面上,走形式、走過場;大部分企業對安全檢查查出的問題“就事論事”整改了事;沒有對事件進行管理,甚至對發生的事故也不夠關注,原因分析不深入,很少考慮采取技術手段防止類似事故再發生。五是對化工過程安全管理不夠重視。近些年多起影響較大的生產安全事故都發生在“想不到”的環節,“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已成為風險管控的短板。六是安全監管缺乏專業性。很多地方安全監管執法人員不具備化工生產管理經驗和基本的化工安全知識,造成監管浮于文件,不能真正發現危險點。
響水“3·21”事故的發生,也讓協會的每一位員工感受到了作為安全工作者的責任與壓力,大家紛紛表示,將在日后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服務好行業、服務好政府、服務好社會。首先,注重企業安全服務的實效性。幫助企業領導樹立“安全即是效益”的概念;激發員工的安全熱情,朝著讓企業每一位員工心里裝著安全、每一項操作都遵守安全規范的目標努力;不把別人的事故當成故事來講,引導企業做好事故的學習,舉一反三,逐步改進安全管理的現狀,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多下現場,用科學的方法、量化的手段,幫助企業解決深層次的安全隱患。在找出隱患的同時,更要分析產生的隱患的原因,與企業共同研究整改方案。對于有問題的企業敢于觸碰底線,敢于講真話。同時,通過發現現場安全問題,反思現行安全法規標準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制修訂意見。再次,“授人以魚”的同時也“授人以漁”。通過對企業的安全檢查、安全培訓、安全培植,幫助企業培養自己的安全專家;同時,也幫助安全監管部門提升專業執法能力。最后,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做到“五懂、五會、五能”。持續學習安全的新法規新標準,學習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深入了解不同行業的生產工藝,弄清工藝特點,掌握工藝風險點,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安全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