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石化聯合會質量安全環保部安全處處長徐后生
在化工行業去產能、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背景下,行業的安全生產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扎實開展好工作、踐行安全發展理念?近日,中國石油和化 學工業聯合會質量安全環保部安全處處長徐后生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要清醒認識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增強全員安全生產的緊迫感和憂患 意識,始終繃緊安全弦,堅決防止事故從“易發期”演變成為“高發期”和“頻發期”。
記者:目前石油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現狀如何?
徐后生:近年來,化工和危化品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十二五”時期,全國化工和危化品事故由2011年的211起、死亡303人減少 至2015年的97起、157人,分別下降了54%和48.2%。其中較大以上事故下降了23.8%。但也應看到,化工和危化品行業內安全生產事故依然不 時發生,以天津“8·12”事故為代表的一些重特大事故社會影響惡劣,讓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蒙上了陰影。
國家安監總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隱患、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職業衛生等4類舉報信息7135件。從行業領域分布看,化工和危化品行業有1519件,位居舉報信息總量的前三位,安全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記者:當前行業在安全生產上存在哪些問題?
徐后生:首先,安全觀念薄弱的現象在行業內依然存在。不同企業在落實安全發展理念方面存在差距,一些企業僅把“安全第一”當作口號,喊得多,做 得少;一些企業經常組織開展安全自查,但檢查效果不好,“走過場”,隱患依然存在;安全生產為經濟發展讓路的問題依然存在,重生產、重增長、重GDP,輕 安全生產的現象時有發生。
其次,企業安全管理、培訓、技能上存在缺陷。一些從業者安全素質較低,缺少必要的安全技能,主動安全防護意識較差;有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安 全投入不夠,對職工不進行培訓或邊生產邊培訓,設備老化、隱患頻出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重視;發生事故后企業領導者不能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對事故 原因認識不足,導致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些問題都是影響行業安全生產的基本問題。
記者:未來如何提升行業安全生產水平?
徐后生:化工行業的安全,最終還要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因此樹立全員安全生產觀念、提升全員安全素質十分重要。
首先,要不斷強化“安全發展”理念,把安全生產擺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抓實、抓細、抓好。完善安全生產考核機制,將其列入各級政府考核指標體系,綜合利用經濟、保險、稅收等經濟政策,采取結構調整、提升門檻、合理布局等手段,督促企業不斷提升安全主體責任意識。
其次,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必須落實。每一起事故的發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是企業管理、制度上的問題,是人的問題。企業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是安全生產的落地執行者和直接利益攸關方,必須提高安全意識,對治違章、查隱患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作為。
最后,安全生產上“政企”不分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下一步要著力厘清各自的職能與邊界。政府部門應著眼于立法、修法、執法,不能成為“企業的安 監員”,要通過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增強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內生動力;要著力推動企業自覺全面實施責任關懷,主動履行企業主體責任,提高企業自律意識和社會 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