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過去在行業劃分上過于精細,致使一些企業在市場經濟情形下按照原行業劃分標準就很難歸結到哪一類,有的定性很模糊。這類企業在具體問題上一時都有部門管,但這些部門“管”過以后都缺乏持續管理。所以,在日常管理中,看似涉及的部門很多,其實是敲鑼賣糖各管一行,只有安監局在發揮綜合監管職能,不時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督查檢查。
企業多頭管理造成最后沒人管理的不只是液氨企業一家,還有燃氣行業。今年,在全國開展的餐飲行業燃氣安全專項整治中,就出現了建設部門管燃氣但市不管縣,建設局的燃管處管液化氣站,但不管液化氣經營點,更不管液化氣鋼瓶和道路運輸等等,以至出現了專項整治只能由安委辦直接“操刀”的尷尬局面。安全監管的“斷頭”管理,常常是造成這類企業安全基礎不牢、事故多發頻發的根源。
我們常說,安全管理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安全檢查要“全覆蓋”,類似液氨企業、燃氣行業的安全監管體制必須認真加以研究,部門間的聯動、配合固然重要,綜合監管也未必不可,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必須針對企業的特點,拿出切實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措施,嚴防漏管失控。
(張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