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中化協第三黨支部4月主題黨日活動中,支部書記周歡以《以化工安全培訓高質量發展賦能新質生產力》為題講授黨課,支部成員熱議“發展新質生產力,教育培訓如何賦能”。
黨課以新質生產力的科學方法論為起點,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新質生產力與安全生產之間的聯系,以及如何通過化工安全培訓為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大動力。黨課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根本在于依靠創新驅動、人才驅動。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重視人才的作用,而人才的發展又離不開教育培訓。因此,教育培訓工作必須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緊密結合,通過不斷改革與創新,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持續賦能。
教育培訓中心主任王震圍繞協會黨委書記路念明發表的文章《中化協:打造新質生產力 賦能化工行業安全》,結合教育培訓中心發展現狀,提出要從做強“化危為安”教育培訓在線平臺、精磨企業定制培訓項目、加強市場突破三方面,努力打造國內安全教育培訓第一品牌,賦能協會教育培訓新質生產力。
教育培訓中心副主任侯紅霞認為,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中,傳統產業勞動者的知識技能轉型升級成了迫切的需求,這將對傳統的教育培訓行業造成巨大沖擊,也會給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形成以強力推動。她提出,要從抓好高質量培訓“三要素(課程、師資、管理)”、抓好新培訓技術的應用兩個方面賦能化工企業安全生產。
黨員魏東來認為,“五懂五會五能”是賦能企業基層人員能力提升的一把“利劍”,在業內已廣為人知。但想讓這把“利劍”發揮更大作用,就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促使大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并應用“五懂五會五能”培訓方法,還要通過階段性測評,驗證“五懂五會五能”培訓效果,優化改進方向。
通過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化工行業高素質勞動者隊伍的培養仍面臨諸多挑戰,教育培訓中心將在協會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不負使命,積極探尋教育培訓賦能協會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可行路徑,全面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水平,努力成為培養行業安全發展創新型人才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