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再忙,安全不忘,人命關天,安全在先。”“今日的檢修質量,明日的安全效益。”……走進裝置大檢修施工現場,遠遠就能看見醒目的安全警示橫幅懸掛在裝置四周。塔河煉化公司煉油第一作業部承擔此次檢修、改造及更新項目共有489項,任務重、時間緊,該作業部始終把安全管理放到首位,詳細制定大檢修安全獎懲方案,堅持疫情防控、反違章和查隱患不放松,建立“一方案,三堅持”防控管理體系,確保大檢修各項工作安全受控。
頭腦風暴為安全出點子
每天晚上雷打不動的作業部檢修例會上,除了及時傳達檢修指揮部的部署要求外,還有反饋通報現場直接作業環節的“低老壞”問題。煉油第一作業部在本次檢修的任務最重,參檢施工人員最多,但這些都不能成為“榜上有名”的借口。
“我們檢修任務多,施工人員復雜,大家談談,對作業部安全管控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我先說兩句吧,我認為需要利用好曝光平臺……”
“安全是全員的事,而不只是安全監督員的事,我們要營造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圍……”
3月20日,為扭轉每天被通報的安全被動局面,檢修例會上作業部及各裝置管理人員結合檢修實際,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紛紛提建議、出點子。
1#常壓焦化裝置作為公司檢修的“重頭戲”,12項重點項目占到了一半。檢修伊始,搭架子、拆保溫、腐蝕檢測及其他作業人員進駐近300人,如何有效加強安全管理,成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將現場直接作業環節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要從人人煩的“婆婆嘴”念出大家聽的“緊箍咒”,必須對承包商和安全監護人提出詳細管理規范,建立經濟處罰機制,提高違章成本。為盡快制定落實《方案》,作業部連夜起草制定,針對檢修承包商可能出現的違章行為,對承包商和安全監護人的職責進行了規定,明確了違章經濟處罰力度,以及隱患排查獎勵的標準,及時曝光違章和不文明行為,確保承包商違章問題及時得以整改,得到足夠重視。
通過方案的制定,獎懲措施的落實,形成從上至下層層傳遞安全責任的合力,做實安全自查、互查、聯查的工作網絡,夯實了直接作業環節安全管理的基礎。
各盡其責為安全獻力量
疫情防控也是本次大檢修的重點工作之一。承包商參檢人員多來自全國各地,給疫情防控帶了一定難度,作業部嚴格落實公司疫情防控指揮辦公室“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工作思路,成立防控小組,每天堅持消毒和體溫測量等工作。施工現場人員流動性大,為防止人員裝置間流竄,作業部在各裝置間拉起警戒線,并派專人看管防止翻越,只保留一個進出口。進場之初,防疫人員例行體溫測量,按照“一人一檔”要求填寫,還每兩小時對施工人員巡邏測量并做好記錄。
“焦炭塔作業平臺上的施工人員,請系好安全防護帶。”HSE總監李俊霄在監控屏前提醒作業人員。通過監控屏,施工現場在高清攝像頭下一覽無余。李俊霄說:“采取‘靜動結合’的布控方式,除了安全管理人員來回現場巡查,視屏監控能360度無死角、24小時實時監控,運行信息化手段也是保障現場安全的有力措施。”
作業部還在2#焦化裝置抽調了3名經驗豐富的HSE管理人員組成督查組,巡回查處違章和不文明行為。仔細檢查用火票證、臨時用電票、受限空間作業票等相關票證的規范填寫情況,對票證填寫易錯項給出特別提醒,確保現場施工均按照“開工時間不得早于審批時間”“簽發時間不得早于分析時間”和“審批時間不得早于其他確認時間”的原則進行票證會簽和現場驗收,一方面提高票證的簽發效率,另一方面保證各項施工按時按點有序推進。每天對作業票證簽發情況進行逐項排查,同時對各類票證、施工人數,以及違章和不文明通過看板進行統計公示,進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
獎懲措施為安全把好關
“今天發現違章及不文明行為共18條,獎勵5人次。我們將對嚴重違章的施工單位開出罰單,對安全監護不力的個人在勞動競賽中扣分,對發現隱患的個人兌現獎勵。”檢修例會上,安全管理員趙斌對當日督查情況進行通報。
“安全隱患隨手拍”是此次大檢修力推的舉措,推廣使用信息交流平臺,現場監護人員和管理者如發現有安全隱患,隨手用手機拍一張照片傳到信息群里,HSE督查小組就能實時收到信息及時作出判斷和統計,利于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為全員參與檢修隱患排查提供了操作簡單的渠道,對及時發現違章和不文明的人員給予獎勵,營造了人人參與、全員監督的氛圍,進一步織密了安全監督的大網絡。”班長殷大金說。
以班組為單位,根據統計信息對各班組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統計,每天對安全管理綜合考評情況進行通報,對監護不力的班組進行處罰,對表現突出的個人和班組給予獎勵。采取這種方式,排名靠后的班組“既丟了面子,又丟票子”,有力地督促全員積極尋找身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再對安全短板“視而不見”,“比學趕超”的氛圍很快形成,動真碰硬得到貫徹落實。
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全員參與”的辦法,在思想植入、標準導入、機制介入上,不斷深化創新,調動了全員安全管理的積極性,有效提升了班組安全自主建設水平,在作業部上下促成了“源頭防治、過程管控、全員監督”的良性互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不斷織密安全檢修的保護網。
(吳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