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在保障企業安全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強化關鍵環節風險管控?如何高效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在日前召開的2025中國國際化工過程安全會議上,與會嘉賓基于行業現狀與實踐經驗,提出了解決路徑。
“當前化工企業在開展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系統性問題。例如,部分企業未建立以風險量化為核心的決策機制,難以科學評估活動風險;還有企業則是應付式、孤立式地開展風險管控活動,導致風險辨識不全面、控制措施無法落地。”青島歐賽斯環境與安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安技部經理周超指出。
針對這些情況,周超提出了七步風險診斷策略,涵蓋全員風險基礎培訓、全周期制度建立、風險標準確定、風險辨識及評價方法實訓、作業指導書編制、關鍵環節風險評估、評估結果應用等。他以盛虹煉化的實踐為例,分享了如何幫助企業系統開展安全聯鎖完整性、報警管理有效性、物料互串、氣相排放、切水等關鍵活動的風險評估,切實提升關鍵環節風險管控能力的經驗。
“企業普遍面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不健全、隱患識別率低、整改落實不到位及溯源分析不足等困境。”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吳軍在會上表示,揚子石化打造了HSE開項管理系統,通過設立明確目標、隱患信息化管理、建立排查獎勵機制、推行即時與計劃雙軌排查、打通各專業信息壁壘,實現隱患管理的信息化與流程化。為避免“系統上線之日,就是荒廢之時”,揚子石化將系統推廣視為核心,通過試運行測試、開展系統使用培訓、引導關鍵人員使用、持續監督、宣傳激勵等一系列措施,確保隱患信息化系統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