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李萬疆于2007年一月十九日在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聯絡員第二次會議上講話中提出:安全監管總局提出2007年是安全生產的"落實年、攻堅年",2007年工作要點中提出了突出抓好的9項重點工作,其中第八項是"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和處置事故災難的能力",列出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應急指揮中心按照安全監管總局的要點,初步提出了2007年在8個方面的主要工作。
2007年工作總的要求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安全監管總局的部署,落實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十一五"安全生產規劃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落實《關于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堅持預防與應急并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原則,強化基層基礎、強化"一案三制"、強化能力建設、強化現場救援、強化事故預防,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為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的目標作出貢獻。
工作目標是:事故救援方面,要全面掌握和有效調動應急資源,提高協調指導和救助能力,依靠專家和專業隊伍,進一步提高礦山和危化品事故救援效果,礦山事故救援效果提高3%;應急預案方面,要形成覆蓋各地區、各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覆蓋率達到100%;組織體系方面,力爭實現70%的省(區、市)、50%的市(地)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體系項目建設方面,啟動危險化學品、礦山國家級區域基地項目和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及應急信息平臺體系建設項目,整體裝備水平和區域作戰能力有所提高;法制建設方面,基本建立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框架。
主要做好以下8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事故現場應急救援
按照安全監管總局《重特大事故信息報送及處置程序》和應急指揮中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信息接報及應急處置程序》,及時掌握有關信息,做好應急準備及處置工作,及時派人赴現場參加各類重特大事故救援指導、協調工作,努力提高救援效果,礦山事故救援效果提高3%。
(二)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
1.組織制定安全監管總局《尾礦庫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宣貫《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和安全監管總局7項部門應急預案,交流預案編制工作經驗,加強監督檢查,指導、推動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及生產經營單位制訂和完善應急預案。
2.規范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做到各類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開發應急預案管理系統,建立應急預案數據庫,實現應急預案網絡化管理。
3.組織、指導、推動應急演練工作。對有關綜合演練、專業演練、桌面演練以及技術競賽等進行總結研究,提出應急演練工作指導意見;組織開展綜合性應急演練,指導、推動各地、生產經營單位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技術競賽并參加有關國際救援演練,推動應急救援隊伍加強訓練、演練;組織召開演練工作研討會,總結交流演練工作經驗。
(三)抓緊應急救援體系項目建設
1.完成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體系、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和應急指揮中心等三個建設項目的立項、可研和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
2.加快46個國家級區域救援基地、 11個礦山排水基地、110支礦山救援骨干隊伍、154支危化救援骨干隊伍以及礦山、危化醫療救護基地的建設有關工作。
3.啟動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安全生產應急信息平臺體系項目建設。
4.促進地方和生產經營單位加大安全生產應急投入。指導、督促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按照信息平臺建設指導意見,建設和完善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信息平臺。
(四)加大法規標準工作力度
1.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制定的相關工作和頒布后的具體實施工作。做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宣貫實施的準備工作。
2.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意見》、《國家投入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資產管理辦法》、《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質量標準化規范》等規章、行業標準和規范性文件。
3.研究制定救援隊伍有償服務相關價格政策、企業與社會物資征用補償辦法等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資金保障政策措施。
4.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總體框架研究。
(五)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1.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的有關要求,大力推進省、市兩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建設。
2.進一步探索和完善應急指揮中心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應急機構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各級應急指揮中心與國家級救援基地、骨干救援隊伍和生產經營單位應急救援隊伍間的工作機制。
3.研究探索以國家級區域救援基地為骨干,以各省應急救援機構為紐帶的大區救援協作聯防網機制,適時推動各大區域救援協作聯防網的組建。
(六)加強應急管理培訓和宣教工作
1.組織4期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人員和4期應急救援指揮人員的培訓,培訓人員500人以上。
2.組織編寫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救援人員和冶金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組織編寫部分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教材,通過網絡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訓課程。
3.編寫《礦山救護規程》、《礦山救護隊質量標準化考核規范》宣貫培訓教材并開展有關宣貫工作。
4.通過編制預案簡本、科普讀本、影像資料、知識問答、典型案例分析和舉辦講座、論壇、研討會、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墻報、宣傳欄、安全教育館等多種媒體,利用"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等各種機會,宣傳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普及安全生產應急知識,提高社會公眾應對事故災難的意識和能力。
5.積極與有關國際組織和應急管理機構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引進先進應急救援技術,培養應急管理人才。組織4-6批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系統的應急管理業務骨干赴發達國家進行應急管理理論、技術和業務培訓。組織礦山救護隊參加國際礦山救護活動。
(七)夯實應急管理基礎,積極開展事故預防工作
1.在資源調查情況分析的基礎上,完善應急資源數據庫,實現現有應急資源數字管理。建立安全生產應急專家數據庫、事故案例數據庫。
2.及時指導各地開展事故救援工作總結評估,總結事故救援典型案例,編寫案例分析;組織各地、各有關部門做好年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評估,配合國務院應急辦搞好年度突發公共事件評估;完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案例匯編》的編寫工作。
3.分類組建事故應急救援專家組,召開專家會議,組織專家參與事故應急救援,確保事故救援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4.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事故預防性工作,總結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參與事故預防和隱患排查等預防性工作的機制和辦法,推動、指導應急救援隊伍參與事故預防、隱患排查、事故調查和應急救援技術服務等工作。
5.組織好"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的啟動與研究工作;組織制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新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開展先進救援技術和裝備的推廣工作;督促各地加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科研投入。
(八)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戰斗力
1.按照《礦山救護隊資質認定管理規定》,對礦山救援隊伍進行資質認可。組織全國礦山救護隊質量標準化考核驗收。調研、制訂危險化學品救護隊能力評價標準,對危險化學品救護隊進行能力評估試點。
2.加強整個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隊伍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業務建設,大力表彰先進、弘揚正氣。經過努力,真正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風硬、業務精、能力強、善戰斗的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隊伍。
3.加強應急指揮中心內部建設。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業務建設和廉政建設,加強作風培養和實踐鍛煉,強化執行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立足創新、提升素質、著眼實戰,養成勤勉敬業、吃苦耐勞、雷厲風行、尊重科學、敢打硬仗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