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工會群眾文化的優勢,大力培育職工“我要安全”的理念
思想是認識的先導,文化是行為的向導,理念是實踐的體現,工會群眾文化的優勢就在于群眾性、倡導性。首先,用“五愛”提升安全文化的內涵。通過對職工進行“愛國愛企愛崗愛家愛人”的“五愛”教育,使職工把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家庭的情感轉化為“我要安全”的自覺行動,牢固樹立“自己不傷害自己,自己不被別人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讓別人傷害別人”以及“安全才能生產、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安全才能幸福”的思想觀念。其次,用“多彩”提升安全文化的價值。通過開展“我要安全”文藝節目展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安全文化交流、征文、反思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把安全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滲透其中,使職工不僅真切地感受到安全帶來的吉祥、健康和快樂,給社會和企業帶來的進步和發展。第三,用“激勵”提升安全文化的心境。通過大力宣傳、表彰安全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營造人人講安全、人人做到安全的氛圍,激勵職工人人爭做安全標兵,使之把安全看作是對社會、企業、家庭負責的重要職責,是實現個人價值的一部分,使按照規章制度和標準進行生產成為自己的行為習慣。
發揮工會群眾經濟的優勢,大力提高職工“我要安全”的技能
在生產、生活實踐中,不但要有安全的思想、安全的意識,還要有安全的技能,才能實現安全的目標。首先,與“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通過專業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技能比賽與崗位練兵相結合,名師帶徒與定題攻關相結合、興趣協會與專題研究相結合,不斷激發職工對安全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效益性,營造一個學習增智、攻關有獎、創效光榮的氛圍,使職工對安全知識、安全技能熟記于心、熟用于行,應變能力、排險能力不斷增強。其次,緊密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服務生產經營大局,以攻關排難為重點,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等活動,通過評選優質項目、金點子建議、創新品牌等形式,鼓勵、引導、幫助職工為安全獻計獻策。第三,大力開展以“學習一門新技術、運用一項新科技、優化一項新方案、提出一項新建議、刷新一項新記錄、改革一項新工藝、推廣一項新成果、創造一條新經驗”為內容的“八個一”安全創新競賽活動,鼓勵職工強素質、練絕活、破記錄、創品牌、增效益,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創建安全型、效益型、和諧型企業。
發揮工會民主監督的優勢,大力優化職工“我要安全”的環境
民主監督管理體現在安全文化上,就是本著“一切為了人”的立意,實行“一切通過人”的方法、達到“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的目的。首先,堅持依法維權,圍繞勞動關系的建立、運行、監督、調處的全過程,從源頭參與維權工作,為建立和發展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羸、和諧穩定的企業新型勞動關系做出積極努力,促進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最大化,營造“企業關心職工利益,職工關心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其次,積極引導廣大職工開展查隱患反“三違”活動,抵制違章指揮、糾正違章作業、執行勞動紀律;發揮工會勞動保護三級網絡的作用,開展日常的安全監督檢查;組織職工開展傳、幫、帶活動,使職工在生產作業時“不傷害別人、不被人傷害、相互提醒、互幫互助”,創造一個決策科學、管理有力、操作規范、防范有效、文明互助的安全和諧企業。第三,及時了解和反映安全問題,協助使用安全先進的生產設施,制訂科學合理的生產工藝,創造舒適達標的工作環境,創建管理有序的作業場所,依靠科技進步,加大安全投入,不斷優化安全環境,努力建設安全型企業。第四,督促檢查集體合同及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的履行,做好職工的健康體檢等,保證職工的身體健康。
(劉鋒 俞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