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非治違是打擊和治理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簡稱,主要適用在于安全生產的專項整治行動中運用,其適用的法律范圍和領域范圍都非常廣泛。但是在當前的安全監管中常常出現“平時不管,有事才管”的不良現象,這種發生事故才搞突擊的做法只能讓非法違法的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得到短暫的收斂,等到整治風頭一過便“死灰復燃”,給人們的公共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由于“突擊式”的監管辦法不能有效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而成為制約安全發展的重要瓶頸,故凸顯建立打非治違整治行動常態化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打非治違是打擊和治理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簡稱,主要適用在于安全生產的專項整治行動中運用,其適用的法律范圍和領域范圍都非常廣泛。但是在當前的安全監管中常常出現“平時不管,有事才管”的不良現象,這種發生事故才搞突擊的做法只能讓非法違法的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得到短暫的收斂,等到整治風頭一過便“死灰復燃”,給人們的公共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由于“突擊式”的監管辦法不能有效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而成為制約安全發展的重要瓶頸,故凸顯建立打非治違整治行動常態化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打非治違的構成要件
保障打非治違整治行動得以常態化進行的基本構成要件是監管機構、監管人員、監管設備、監管權力和監管力度,其核心是解決“有人監管”和“有效監管”的問題,只有保障了這五個要件的存在,安全監管才能正常進行,才能形成安全監管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也自然形成了真正的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監管機構的建立和監管人員的配備是常態化運行的基礎,監管設備和監管權力是必備條件,監管力度是監管過程的表現,它們都是構成常態化監管制度的重要條件,缺一不可,沒有這五者的落實,安全監管就是紙上談兵。
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公共安全監管建設事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基層人民政府的安監部門面臨著管理角色的轉型,因為縣級各主管部門的隊伍建設起步較早,在監管構成要件是沒有受到制約,而鄉鎮的安監部門才新興建立,安監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沒有完全脫離鄉鎮人民政府傳統的駐村工作,在很多地方都存在雖然安監機構已建立但人員配備數量不夠,并且有限的人員還要承擔其它繁雜的事務,這樣由于分散了精力對各種非法和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嚴厲打擊都無從談起。
另外由于財政經費投入的不足造成了監管設備簡陋,原始簡單的監管方法已跟不上非法違法行為的腳步。也有的地方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為基層監管人員配備了監管設備,但又由于監管體制不順暢,安監機構無法獨立動作,造成監管設備不停地被擠占和挪用。監管效果的不明顯是因為鄉鎮干部的工作單位沒有發生變更,由于在長期從事農村工作的過程中建立了密切了干群關系和人際關系,在監管的過程中出現刻意“保護”和害怕“得罪”人的現象,還有監管權力的束縛也讓監管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非法和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行為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三、解決辦法
一是設置監管機構,二是在按編制配備足夠的人員同時要固定人員,還要對安監員實行異地任職,三是嚴格管理監管設備,保證不因其它工作事項而被擠占和挪用,四是加大監管授權廣度,五是加強工作檢查,督促落實,增加監管力度。
四、“打非治違”與“回頭看”的關系
“打非治違”是工作開展環節,“回頭看”是總結環節,在整個整治行動中相聯,“回頭看”經常出現在各類專項整治行動之后,“回頭”即是反思,“看”即是觀察,一要看成績,即是對取得成績經驗的總結,二要看問題,主要包括工作的方法問題和工作運行的制度問題,所以“回頭看”即是在反思中對工作的總結,也是對“打非治違”的工作總結。取得的成績固然可貴,但它以被我們占為已有,而對存在的問題不及時總結,將會帶來更大的工作損失,所以對問題的反思要大于對經驗的總結,因為吸取失敗的營養能讓組織更具有生命力。
對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反思是為了改進監管方法,努力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對提升工作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看”的環節不可小視。這便要求在檢查督察工作是否落實的過程中入微巨細,明察秋毫,能發現問題癥節所在并及時采取解決措施,完善監管制度。在“回頭看”中應當以監管成效為重要的考核目標,只有監管效果良好才能說明監管機構運行趨于正常,工作成效取決于工作力度即“打和治”的力度,軟弱的執行力度不可能見到成效,一次嚴格執法勝過十次工作安排,故要突出一線監管,板子打到具體人,這樣工作開展才能實質性“深入”。
五、結束語
建立了“打非治違”常態化的機制即是建立了公共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常態化機制即是保證監管行為的持久性,是對“打非治違”的時間要求,用常態化的持續性解決監管的間歇性,做到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只有做到經常“打”,隨時“治”,才能讓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行為無一漏網。
安全監管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回頭看”即是對所有工作經驗的積累,它與“打非治違”一脈相承,是最后邁向成功的那一步,也是工作質量的提升階段,故在對工作的總結中,不僅不能讓“回頭看”的環節流于形式,還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通過自身反省和群眾建議,把“打”和“看”實現有機結合,努力提升監管水平,讓公共安全監管實現質的飛躍。
公共安全監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已走過了十年壯麗的歷程,經各級各部門的不懈奮斗,安全監管的舊貌已換新顏,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國家的公共安全監管事業建設一定會百尺桿頭,更進一步,闊步走向燦爛輝煌。(作者:重慶市酉陽縣小河鎮安監辦 侯朝權)